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是出自《易傳·系辭傳上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戰(zhàn)國或兩漢時期的孔子后學。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的下一句是:然則圣人之意,其不可見乎?
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的意思是:
翻譯含義1:
文字不能完全精確地表達言語,言語也不能完全精確地表達人的思想。
翻譯含義2:
此句指語言、文字不容易完全確切地表達思想內容,詩文言情寫物,造境傳神,離不開語言,“言不盡意”促使人們追求言外之意、韻外之致。
翻譯含義3:
含義是我們要意識到言語的局限性,要謹慎使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理解他人的意思。同時,也要通過其他方式,如行動、表情、音樂等來傳達更深層次的意義和情感。
考動力為您提供多個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的含義翻譯供您參考!
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出自《易傳·系辭傳上》原文節(jié)選如下:
《易傳·系辭傳上》
【作者】孔子候選【朝代】戰(zhàn)國或兩漢時期
《易》曰:“自天佑之,吉無不利。”子曰:“佑者,助也。天之所助者,順也;人之所助者,信也。履信思乎順,又以尚賢也。是以『自天佑之,吉無不利』也?!?/p>
子曰:“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?!比粍t圣人之意,其不可見乎?子曰:“圣人立象以盡意,設卦以盡情偽,系辭焉以盡其言。變而通之以盡利,鼓之舞之以盡神?!?/p>
乾坤,其《易》之蘊邪?乾坤成列,而《易》立乎其中矣。乾坤毀,則無以見《易》?!兑住凡豢梢?,則乾坤或幾乎息矣。
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,形而下者謂之器?;弥^之變,推而行之謂之通,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(yè)。
是故夫象,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,而擬諸其形容,像其物宜,是故謂之象。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,而觀其會通,以行其典禮,系辭焉以斷其吉兇,是故謂之爻。
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,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;化而裁之存乎變;推而行之存乎通;神而明之存乎其人;默而成之,不言而信,存乎德行。
景春曰:公孫衍、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?一怒而諸侯懼,安居而天下熄是出自《富貴不能淫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先秦的孟子。景春曰:公孫衍、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?一怒而諸侯懼,安居而天下熄的下一句是孟子曰:是焉得為大丈夫乎?子未學禮乎?丈夫之冠也,父命之。景春曰:公孫衍、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?一怒而諸侯懼,安居而
此生此夜不長好,明月明年何處看是出自《陽關曲·中秋月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宋代的蘇軾。此生此夜不長好,明月明年何處看的上一句是暮云收盡溢清寒,銀漢無聲轉玉盤。此生此夜不長好,明月明年何處看的意思是:翻譯含義1: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,月光多為風云所掩,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,真是難得?。】擅髂甑闹?/p>
日出入安窮?時世不與人同是出自《日出入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兩漢的佚名。日出入安窮?時世不與人同的下一句是故春非我春,夏非我夏,秋非我秋,冬非我冬。日出入安窮?時世不與人同的意思是:翻譯含義1:日出日落,何時才終窮?時光歲月不與人的壽命齊同。翻譯含義2:前句從日之運行,憑虛而起,突然發(fā)問,問得空闊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