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教春去也?人間恨,何處問斜陽是出自《風流子·送春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清代的李雯。誰教春去也?人間恨,何處問斜陽的下一句是見花褪殘紅,鶯捎濃綠,思量往事,塵海茫茫。
誰教春去也?人間恨,何處問斜陽的意思是:
翻譯含義1:是誰讓春天離開的?人間的怨恨,惟有對斜陽發(fā)問:你在何方?
翻譯含義2:“誰教春去也”,短短的五個字,就有一種非常深刻曲折的意思。李后主的詞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間”(《浪淘沙》),寫得感情奔騰洶涌,一瀉無余。因為他是個比較任縱的帝王,沒有約束節(jié)制自己的習慣。李雯卻是個自我反省、壓抑而又自責的人,同樣是寫亡國的悲痛,可是他與李后主表現(xiàn)得迥然不同。
翻譯含義3:“誰教春去也?”是對命運發(fā)出的質(zhì)疑。天下的事情有許多為什么,國家為什么有這樣的下場?我李雯為什么有這樣的遭遇?
考動力為您提供多個誰教春去也?人間恨,何處問斜陽含義翻譯供您參考!
誰教春去也?人間恨,何處問斜陽出處《風流子·送春》全文如下:
風流子·送春
【作者】李雯【朝代】清代
誰教春去也?人間恨,何處問斜陽?見花褪殘紅,鶯捎濃綠,思量往事,塵海茫茫。芳心謝,錦梭停舊織,麝月懶新妝。杜宇數(shù)聲,覺馀驚夢;碧欄三尺,空倚愁腸。
東君拋人易,回頭處,猶是昔日池塘。留下長楊紫陌,付與誰行?想折柳聲中,吹來不盡;落花影里,舞去還香。難把一樽輕送,多少暄涼。
西山白雪三城戍,南浦清江萬里橋是出自《野望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唐代的杜甫。西山白雪三城戍,南浦清江萬里橋的下一句是海內(nèi)風塵諸弟隔,天涯涕淚一身遙。西山白雪三城戍,南浦清江萬里橋的意思是:翻譯含義1:西山白雪皚皚重兵三城戍守,南郊外的萬里橋,跨過泱泱的錦江。翻譯含義2:西山主峰終年積雪,因此以“白雪
鷲翎金仆姑,燕尾繡蝥弧是出自《和張仆射塞下曲·其一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唐代的盧綸。鷲翎金仆姑,燕尾繡蝥弧的下一句是獨立揚新令,千營共一呼。鷲翎金仆姑,燕尾繡蝥弧的意思是:翻譯含義1: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,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鮮艷。翻譯含義2:“鷲翎金仆姑”,是寫將軍的佩箭,“金仆姑”,箭名,《
一丘常欲臥,三徑苦無資是出自《秦中感秋寄遠上人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唐代的孟浩然。一丘常欲臥,三徑苦無資的下一句是北土非吾愿,東林懷我?guī)?。一丘常欲臥,三徑苦無資的意思是:翻譯含義1:本想長久地歸隱山林,又苦于無錢舉步維艱。翻譯含義2:作者的所欲,原本為隱逸;但詩中不用隱逸而用“一丘”、“三徑”的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