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是出自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西漢的司馬遷。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的下一句是:此言雖小,可以諭大也。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的意思是:
翻譯含義1:
桃樹和李樹不主動招引人,但人們都來看它們開出的鮮花,采摘它們結(jié)出的果實,在樹下走成了一條小路。
翻譯含義2:
“桃李”(兩種常見水果,可作果樹解。桃:桃樹,李:李樹)不招引人,但因它是很好看和好吃的果實,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,走成了一條小路。比喻人只要真誠、忠實,就能感動別人。
翻譯含義3:
"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"是一句用來形容有才華的人的句子,意思是像桃樹和李樹一樣,不需要自我吹噓,他們的才華和成就會自然而然地展現(xiàn)出來。表達謙遜、自然和成就的重要性。在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追求成功時,要保持謙遜和專注,相信自己的能力,通過實際行動和成果來證明自己的價值。
考動力為您提供多個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的含義翻譯供您參考!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出自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原文節(jié)選如下:
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
【作者】司馬遷【朝代】西漢
廣子三人,曰當戶、椒、敢,為郎。天子與韓嫣戲,嫣少不遜,當戶擊嫣,嫣走。於是天子以為勇。當戶早死,拜椒為代郡太守,皆先廣死。當戶有遺腹子名陵。廣死軍時,敢從驃騎將軍。廣死明年,李蔡以丞相坐侵孝景園壖地,當下吏治,蔡亦自殺,不對獄,國除。李敢以校尉從驃騎將軍擊胡左賢王,力戰(zhàn),奪左賢王鼓旗,斬首多,賜爵關(guān)內(nèi)侯,食邑二百戶,代廣為郎中令。頃之,怨大將軍青之恨其父,乃擊傷大將軍,大將軍匿諱之。居無何,敢從上雍,至甘泉宮獵。驃騎將軍去病與青有親,射殺敢。去病時方貴幸,上諱云鹿觸殺之。居歲馀,去病死。而敢有女為太子中人,愛幸,敢男禹有寵於太子,然好利,李氏陵遲衰微矣。
李陵既壯,選為建章監(jiān),監(jiān)諸騎。善射,愛士卒。天子以為李氏世將,而使將八百騎。嘗深入匈奴二千馀里,過居延視地形,無所見虜而還。拜為騎都尉,將丹陽楚人五千人,教射酒泉、張掖以屯衛(wèi)胡。
數(shù)歲,天漢二年秋,貳師將軍李廣利將三萬騎擊匈奴右賢王於祁連天山,而使陵將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馀里,欲以分匈奴兵,毋令專走貳師也。陵既至期還,而單于以兵八萬圍擊陵軍。陵軍五千人,兵矢既盡,士死者過半,而所殺傷匈奴亦萬馀人。且引且戰(zhàn),連斗八日,還未到居延百馀里,匈奴遮狹絕道,陵食乏而救兵不到,虜急擊招降陵。陵曰:“無面目報陛下?!彼旖敌倥?。其兵盡沒,馀亡散得歸漢者四百馀人。
單于既得陵,素聞其家聲,及戰(zhàn)又壯,乃以其女妻陵而貴之。漢聞,族陵母妻子。自是之後,李氏名敗,而隴西之士居門下者皆用為恥焉。
太史公曰:傳曰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”。其李將軍之謂也?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,口不能道辭。及死之日,天下知與不知,皆為盡哀。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?諺曰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此言雖小,可以諭大也。
猿臂善射,實負其能。解鞍卻敵,圓陣摧鋒。邊郡屢守,大軍再從。失道見斥,數(shù)奇不封。惜哉名將,天下無雙!
歲不寒無以知松柏,事不難無以知君子是出自《荀子·大略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戰(zhàn)國時期的荀子。歲不寒無以知松柏,事不難無以知君子的上一句是:君子隘窮而不失,勞倦而不茍,臨患難而不忘細席之言。歲不寒無以知松柏,事不難無以知君子的意思是:翻譯含義1:意思是歲月不寒冷就無從知道松柏的堅毅挺拔,事情不危難就無從
半煙半雨溪橋畔,漁翁醉著無人喚是出自《菩薩蠻·半煙半雨溪橋畔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宋代的黃庭堅。半煙半雨溪橋畔,漁翁醉著無人喚的下一句是疏懶意何長,春風花草香。半煙半雨溪橋畔,漁翁醉著無人喚的意思是:翻譯含義1:一半的煙霧一半的雨滴呈現(xiàn)在那溪水橋旁,捕魚老人喝醉酒睡著了也沒有人前去叫喚一聲更沒有人去
太行、王屋二山,方七百里,高萬仞,本在冀州之南,河陽之北是出自《愚公移山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先秦的列子。太行、王屋二山,方七百里,高萬仞,本在冀州之南,河陽之北的下一句是北山愚公者,年且九十,面山而居。太行、王屋二山,方七百里,高萬仞,本在冀州之南,河陽之北的意思是:翻譯含義1:太行、王屋兩座山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