臣聞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是出自《諫太宗十思疏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唐代的魏征。臣聞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的下一句是欲流之遠(yuǎn)者,必浚其泉源。
臣聞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的意思是:
翻譯含義1:我聽說想要樹木長得好,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。
翻譯含義2:開篇并沒有直接提出“十思”的內(nèi)容,而是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打開話題。“臣聞”的口氣不卑不亢,令人警醒。先從正面說,用比喻推理(“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遠(yuǎn)者,必浚其泉源”)引出正題:“思國之安者,必積其德義?!比齻€排比句,兩個作比喻,一個明事理,淺顯易懂,不容置疑。
翻譯含義3:“人君”地位高,責(zé)任重大,如果“不念居安思危,戒奢以儉”,要想國家長治久安是不可能的,如同“伐根以求木茂,塞源而欲流長”一樣荒誕。
考動力為您提供多個臣聞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含義翻譯供您參考!
臣聞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出處《諫太宗十思疏》全文如下:
諫太宗十思疏
【作者】魏征【朝代】唐代
臣聞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遠(yuǎn)者,必浚其泉源;思國之安者,必積其德義。源不深而望流之遠(yuǎn),根不固而求木之長,德不厚而思國之理,臣雖下愚,知其不可,而況于明哲乎!人君當(dāng)神器之重,居域中之大,將崇極天之峻,永保無疆之休。不念居安思危,戒奢以儉,德不處其厚,情不勝其欲,斯亦伐根以求木茂,塞源而欲流長也。
凡百元首,承天景命,莫不殷憂而道著,功成而德衰。有善始者實繁,能克終者蓋寡。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?昔取之而有余,今守之而不足,何也?夫在殷憂,必竭誠以待下;既得志,則縱情以傲物。竭誠則胡越為一體,傲物則骨肉為行路。雖董之以嚴(yán)刑,振之以威怒,終茍免而不懷仁,貌恭而不心服。怨不在大,可畏惟人;載舟覆舟,所宜深慎;奔車朽索,其可忽乎!
君人者,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,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,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,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,樂盤游則思三驅(qū)以為度,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,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,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,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,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??偞耸?,弘茲九德,簡能而任之,擇善而從之,則智者盡其謀,勇者竭其力,仁者播其惠,信者效其忠。文武爭馳,在君無事,可以盡豫游之樂,可以養(yǎng)松喬之壽,鳴琴垂拱,不言而化。何必勞神苦思,代下司職,役聰明之耳目,虧無為之大道哉!
冷燭無煙綠蠟干,芳心猶卷怯春寒是出自《未展芭蕉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唐代的錢珝。冷燭無煙綠蠟干,芳心猶卷怯春寒的下一句是一緘書札藏何事,會被東風(fēng)暗拆看。冷燭無煙綠蠟干,芳心猶卷怯春寒的意思是:翻譯含義1:未展開的芭蕉像挺立的綠色蠟燭無焰無煙,蕉心仿佛是一位含情脈脈的少女,害怕料峭春寒。翻譯含義2:首
四面垂楊十里荷,問云何處最花多,畫樓南畔夕陽和是出自《浣溪沙·荷花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宋代的蘇軾。四面垂楊十里荷,問云何處最花多,畫樓南畔夕陽和的下一句是天氣乍涼人寂寞,光陰須得酒消磨,且來花里聽笙歌。四面垂楊十里荷,問云何處最花多,畫樓南畔夕陽和的意思是:翻譯含義1:四面垂柳圍繞著十里香荷。請問
城上春云覆苑墻,江亭晚色靜年芳是出自《曲江對雨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唐代的杜甫。城上春云覆苑墻,江亭晚色靜年芳的下一句是林花著雨胭脂濕,水荇牽風(fēng)翠帶長。城上春云覆苑墻,江亭晚色靜年芳的意思是:翻譯含義1:春天的云彩倦臥在芙蓉苑的墻上,蒼茫暮色下江亭矗立,春景寂靜。翻譯含義2:前兩聯(lián)寫曲江春雨圖,緊扣
2024年海南高考490分左右能報什么大學(xué)
2024年甘肅高考理科375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學(xué)
2023年內(nèi)蒙古文科520分能上的本科大學(xué)有哪些
盤點太原最好的五所大學(xué)排名,綜合實力最強(qiáng)的5所高校名單
2024年湖北高考物理類580分左右能報什么大學(xué)
2024年貴州高考理科530分左右能報什么大學(xué)
2024年內(nèi)蒙古高考文科530分左右能報什么大學(xué)
2023年湖南歷史類600分以上能上的本科大學(xué)有哪些
2024年浙江高考640分左右能報什么大學(xué)
2023年廣東省490分左右能上的本科大學(xué)有哪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