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加之罪,其無辭乎是出自《左傳·僖公·僖公十年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春秋時期的左丘明。欲加之罪,其無辭乎的下一句是:臣聞命矣。伏劍而死。于是丕鄭聘于秦,且謝緩賂,故不及。
欲加之罪,其無辭乎的意思是:
翻譯含義1:
想要給別人加上罪名,難道還找不到借口嗎?
翻譯含義2:
含義是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有時候面對不公正的指責或責難,我們可能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或獲得公正的待遇。然而,我們可以保持內(nèi)心的坦然和正直,相信真相終將大白,并尋求其他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清白。
翻譯含義3:
此句演變?yōu)椤坝又?,何患無辭”這一成語,指隨心所欲地陷害人。
考動力為您提供多個欲加之罪,其無辭乎的含義翻譯供您參考!
欲加之罪,其無辭乎出自《左傳·僖公·僖公十年》原文節(jié)選如下:
《左傳·僖公·僖公十年》
【作者】左丘明【朝代】春秋時期
十年春,狄滅溫,蘇子無信也。蘇子叛王即狄,又不能于狄,狄人伐之,王不救,故滅。蘇子奔衛(wèi)。
夏四月,周公忌父、王子黨會齊隰朋立晉侯。晉侯殺里克以說。將殺里克,公使謂之曰:“微子,則不及此。雖然,子弒二君與一大夫,為子君者不亦難乎?”對曰:“不有廢也,君何以興?欲加之罪,其無辭乎?臣聞命矣?!狈鼊Χ馈S谑秦о嵠赣谇?,且謝緩賂,故不及?! ?/b>
晉侯改葬共大子?! ?/p>
秋,狐突適下國,遇大子,大子使登仆而告之曰:“夷吾無禮,余得請于帝矣。將以晉畀秦,秦將祀余?!睂υ唬骸俺悸勚?,神不歆非類,民不祀非族,君祀無乃殄乎?且民何罪。失刑乏祀,君其圖之。”君曰:“諾。吾將復(fù)請。七日新城西偏,將有巫者而見我焉?!痹S之,遂不見。及期而往,告之曰:“帝許我罰有罪矣,敝于韓?!薄 ?/p>
丕鄭之如秦也,言于秦伯曰:“呂甥、郤稱、冀芮實為不從,若重問以召之,臣出晉君,君納重耳,蔑不濟矣?!薄 ?/p>
冬,秦伯使泠至報問,且召三子。郤芮曰:“幣重而言甘,誘我也?!彼鞖⒇о?、祁舉及七輿大夫:左行共華、右行賈華、叔堅、騅歂、累虎、特宮、山祁,皆里、丕之黨也。丕豹奔秦,言于秦伯曰:“晉侯背大主而忌小怨,民弗與也,伐之必出?!惫唬骸笆П?,焉能殺。違禍,誰能出君?!?/p>
事以密成,語以泄敗是出自《韓非子·說難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戰(zhàn)國時期的韓非。事以密成,語以泄敗的下一句是:未必其身泄之也,而語及所匿之事,如此者身危。事以密成,語以泄敗的意思是:翻譯含義1:事情由于保守機密而成功,說話不慎、泄露機密會導(dǎo)致事情失敗。翻譯含義2:此句論述了君王掌握說話技巧的重要性,保守
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是出自《道德經(jīng)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春秋時期的老子。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的下一句是:圣人不積,既以為人,己愈有,既以與人,己愈多。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的意思是:翻譯含
髻子傷春慵更梳,晚風庭院落梅初,淡云來往月疏疏是出自《浣溪沙·髻子傷春慵更梳》中的一句話,作者是宋代的李清照。髻子傷春慵更梳,晚風庭院落梅初,淡云來往月疏疏的下一句是玉鴨熏爐閑瑞腦,朱櫻斗帳掩流蘇,遺犀還解辟寒無。髻子傷春慵更梳,晚風庭院落梅初,淡云來往月疏疏的意思是:翻譯含義1:春天真煩悶啊,連
2023年云南文科520分能上的本科大學(xué)有哪些
2024年云南高考文科320分左右能報什么大學(xué)
2024年重慶市歷史類270分能上的專科大學(xué)有哪些
2024年四川高考理科260分左右能報什么大學(xué)
2024年青海高考理科360分左右能報什么大學(xué)
2023年內(nèi)蒙古理科560分能上的本科大學(xué)有哪些
2023年陜西省文科500分能上的本科大學(xué)有哪些
2024年重慶市物理類220分能上的專科大學(xué)有哪些
國內(nèi)金融科技專業(yè)最好的大學(xué)排名,金融科技專業(yè)前10大學(xué)排行榜
2023年寧夏理科500分能上的本科大學(xué)有哪些